今年3月,特朗普和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在白宫共同宣布,台积电(TSMC)将向美国新增至少1000亿美元投资,不但要新建3座晶圆厂、2座封装设备工厂还要在美设立研发中心。加上拜登政府时期台积电承诺对美投资的部分,台积电对美投资总额将超过1650亿美元,被称为“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单项海外直接投资案”。消息公布后岛内各界哗然,惊呼台积电终变“美积电”,痛斥民进党当局与美勾连“掏空台湾”。台积电被迫卷入地缘政治纷争已成为其长远发展的最大障碍。
美国巧取豪夺再次得逞
台湾半导体产业经过五十余年发展,形成了全球具竞争力的半导体上、中、下游产业链,代表企业台积电在全球尖端半导体制造业领域居垄断地位,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全球小于10纳米的先进制程高达92%由台湾生产。近年来,对于涉及国防安全及未来科技竞争胜负关键的高端芯片制造高度集中于台湾,美国的不安全感、焦虑感逐步上升。要求台积电将先进制造产能向美本土转移成为两党高度共识,台积电早就成为美国的“盘中餐”。
拜登政府对台积电的掠夺还算披着“温情”的外纱,2022年其任内签署了《芯片和科学法案》,提出为赴美投资的三星、台积电等提供产业补贴。但拜登政府的补贴政策饱受岛内质疑。一方面,补贴迟迟不能到位。2024年底拜登卸任前才匆匆与台积电签署协议,将依据该法案向台积电提供66亿美元的补贴资金和5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今年1月台积电表示去年第4季度获得美方首次15亿美元的政府补贴,但仍有51亿美元没有兑现。另一方面,补贴附加条款极为苛刻。美国出台了该法案所谓“护栏”条款的细则,要求接受补贴的企业10年内不得在中国大陆扩产;申请补贴的企业需交出预期现金流等获利指标,其他如产能、产能利用率、晶圆良率和首年投产售价等商业机密也包括在内;若实际营收数字大幅超过预测,则必须返还一部分利润。大陆是台积电重要市场,若放弃台积电将损失巨大,美方要求披露的信息也涉及到台积电的关键秘密,向美方交底严重不利于台积电与英特尔等美国半导体企业的竞争。但迫于压力,拜登任内台积电对美投资速度不断加快。2020年5月,台积电宣布对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120亿美元兴建晶圆厂;2023年宣布建第二座晶圆厂,将投资规模提升到400亿美元;2024年4月,宣布再建造第三座晶圆厂,使得总体投资金额从原来的400亿美元提升到650亿美元。今年1月,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第一座晶圆4纳米芯片已经进入量产;另有两座在建,预计2028年2纳米先进制程及A16制程技术将在美国生产。
特朗普第二任力图弥补美国高端芯片制造环节的重大缺失,竞选期间就数次公开喊话“台湾抢走美国的芯片生意”,应该向美国“缴纳保护费”,威胁台湾高端芯片尽快向美转移,否则“美方会不高兴”。近日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明确指出,美方目标是“全球50%以上的AI算力集中在美国本土,以维持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与拜登政府相比,特朗普鲸吞台积电的方式更加赤裸裸,上任后很快就采取了极限施压手段:一是高举“关税大棒”。特朗普威胁称“当关税增加至100%,台湾芯片自然会来美国设厂”。4月中旬,美国商务部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启动调查,这些调查产品包括了半导体基板和裸晶片、传统芯片、尖端芯片、微电子组件以及含有半导体的下游产品等,计划对芯片产品加征高关税。岛内评论指出,特朗普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更关注半导体等特定产业关税,台积电难逃一劫。二是放出消息表示美国政府有意推动台积电与英特尔组成“合资公司”。英特尔与台积电是竞争对手,若在美成立新的公司无异于将台积电核心技术直接收入美方囊中,还可以用台积电的资本去弥补美国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建设的经费大窟窿。三是计划收回“芯片补贴”。特朗普对拜登的芯片补贴政策嗤之以鼻,称“补贴海外企业是愚蠢的政策”。近日,卢特尼克在国会明确表示,拜登时代的一些拨款“似乎过于慷慨,将重新谈判”,暗示可能会取消或减少部分补贴。
台积电赴美特朗普将一举多得。一是大幅提升美国高端芯片自产能力。巍哲家表示“未来2纳米及更先进制程30%将在美生产”,市场研调机构TrendForce预估,美国先进半导体产能将在2030年达到全球的22%,较2021年时的11%翻倍。二是增加对华科技遏制的抓手。美国对中国大陆企业可能获取高端芯片加速AI发展戒备心极强。尽管台积电2020年就迫于美方压力不再向华为供货,但去年10月又传出美国商务部对台积电可能向华为提供AI芯片展开调查。台积电在美大幅扩产为将为美严格管控台积电芯片对华出口、干预其生产经营提供重要抓手。三是拉动对美投资与就业,实现“美国制造”的竞选承诺。据估算,台积电对美投资可在美国本土拉动超2000亿美元间接经济产出,建厂期间可创造带动超过4万个就业机会。特朗普赞魏哲家“是一个传奇”,但对于“台湾有事”是否“美国有事”,则绝口不提,甚至表示“台海若出事,美国在芯片方面将有更大影响力”。
民进党当局将“台积电”拱手相让
蔡英文任内无视美国产业竞争的私心,不顾台积电可能“美国化”的风险,屡屡为台积电赴美铺路,称台积电赴美是是台美联手生产“民主芯片”的典范。面对特朗普的咄咄逼人,赖清德对保护台积电更是无能,任由美方为所欲为,甚至想借机向美“投诚”“贴靠”,实现经济“脱中入美”;其副手萧美琴妄称“台积电赴美投资凸显台湾可以协助美国实现‘再工业化’”。台积电赴美投资的消息宣布之前恰逢特朗普威胁要对全球多国家与地区广泛施加“对等关税”,民进党当局以为出卖台积电就能换取美方对台的关税特殊待遇。但特朗普毫不买账,随即宣布对台加征32%的高关税,远超过各界预期;后又提出对半导体及电子产品发起232关税调查。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批台积电大举赴美“是重大安全危机,对人民的信心、两岸关系与未来台湾地缘政治都是负面重击”。蓝营民意代表怒斥“赖当局出卖台湾科技产业”“护台神山崩塌”。台积电公布对美投资方案后,台行政部门负责人卓荣泰向民众喊话,称“台积电根留台湾不变”。但舆论指出,“根都已经被挖了大半,还怎么保护企业和台湾经济的利益?”
“美国化”严重损害台湾半导体产业
第一,掏空台湾半导体产业。台湾半导体产业中IC设计、芯片代工、封测等细分产业均在全球具较强竞争力,形成了以台积电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台积电作为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关系到台湾半导体产业的荣衰。近几年台积电对美大举投资已经牵动设备、化工、材料、封装、测试等岛内上下游半导体产业链向美转移,台湾半导体产业链出现“泛美化”迹象。2023年,台湾8家半导体晶圆制造前段工程设备以及耗材公司组成“德鑫半导体控股公司”跟随台积赴美。此次台积电宣布对美增资后,由半导体先进封装、制程材料、无尘室业务以及工业智能应用等10家公司迅速成立“德鑫二半导体控股”,进一步扩大对美布局。
第二,“选边站”严重损害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利益。台湾半导体产业之所以能发展壮大、成为全球芯片供应链重要的一环,正是依赖全球化下的分工协作。同时,长期以来集中生产战略是台积电保持高效生产、取得商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当前美方强行给半导体领域“筑墙”,人为推动产业“脱钩”,要求台湾在中国大陆与美国之间“选边站”悖逆了半导体产业发展所依赖的全球化环境。美方强行将台积电“拔地而起”,严重违背了其集中生产战略,给台积电长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去年特朗普当选前,张忠谋再次直言“半导体自由贸易已死”“半导体从商品变为霸权国家之间具有地缘政治价值的战略资产”。
第三,半导体人才与技术流失。随着台积电赴美规模不断扩大,加上美国绿卡以及高薪的诱惑,据称已有上千名名台积电工程师已经开始举家前往美国,岛内媒体称其为“台半导体产业史上规模空前庞大的一次人才迁移”。同时,半导体高级人才向美转移不可避免将带来技术的流失。从长远看,人才与技术对美输出将严重削弱台湾半导体产业竞争力。
半导体产业是台湾经济的主动脉,台积电一举一动对台湾的投资、出口、股市、就业等影响巨大。岛内舆论痛心称,台积电割肉但没换回来任何美方承诺;特朗普政府虎视眈眈,未来不把台积电榨干绝不罢休。台积电是台湾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经济的组成部分,凝聚了几代台湾工程师的心血,如今就这样被民进党拱手让于美国,实在令人扼腕。台湾只有真正背靠强大的祖国,其高科技产业才有安全发展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