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学者论著

台湾参与APEC的由来与发展

2019年05月20日来源:贾 蓓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海峡两岸均参与其活动。除了世界贸易组织(WTO),APEC是台湾地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最重要平台,台湾地区参加APEC活动遵循一个中国原则。

  一、APEC基本情况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上世纪80年代,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向缓和,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上升。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趋势渐成潮流,加强合作、互相协调成为亚太各方的共识。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提出“汉城倡议”,建议召开亚太国家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经济合作问题。同年11月,澳、美、日、韩等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APEC现有正式成员21个,观察员3个,其宗旨为“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21个成员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3,GDP约占世界总量的56%,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量的一半。APEC采取自主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合作方式,所作决定须经各成员一致同意。该组织共有5个层次的运作机制: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委员会和工作组以及秘书处。APEC成员间合作集中于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等经济领域,现已成为亚太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经济组织。

  二、台湾地区参与APEC的由来与安排

  APEC成立后对中国加入持积极态度,美国曾提出中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同时加入。1990年5月,中国政府对香港、台湾地区加入APEC问题提出方案,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主权国家,台湾、香港作为地区经济体加入APEC。同年7月,APEC第二届部长级会议表示欢迎中国加入APEC,并委托1991年APEC东道主韩国与中国接触。此后,中国政府与APEC第三届部长级会议高官会主席李时荣进行了六轮谈判与磋商。1991年8月,APEC第三次资深官员会议通过决议,确定台湾以“中国台北”名称和“地区经济体”身份参加APEC。中国、中国台北、香港正式加入APEC,开创了中国以主权国家,台湾与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加入国际组织的“APEC模式”。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台湾地区加入APEC的实践过程中,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处理台湾地区参与的名义和身份。

  为解决台湾地区和香港加入APEC的身份问题,1992年10月2日,中国政府与APEC就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加入APEC签署谅解备忘录。其中明确规定: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台湾、香港作为地区经济体以“中国台北”(Chinese Taipei)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的名称同时加入APEC;台湾地区只能派主管与APEC有关的经济事务官员参加会议,台“外交部长”和“副部长”不得参加APEC外交部长会议;APEC各方将严格遵守并确保上述协议的实施。随后,中方代表秦华孙就APEC不得在台湾开会问题,与APEC第三届部长级会议高官会主席李时荣以互相致函的方式表明中方立场,并告知各成员。台湾方面在签署备忘录时也做出三项承诺:由于APEC属于经济体性质,所以台方同意用“中国台北”的名义加入;台方同意参加部长级会议的代表是“经济部”负责官员;台方“外交部”参与会议的代表则以“资深官员(司长)”为主。

  1993年11月,在美国倡议下,APEC在西雅图召开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台湾当局借口谅解备忘录没有就台湾参加领导人级别会议做出规定,试图推动李登辉出席。在遭到大会拒绝后,台湾当局又提出由时任台“行政院政务委员兼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萧万长,以李登辉“代表”、“特使”及“行政院政务委员”的身份出席。中国要求台湾方面人士参加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问题,应根据APEC有关谅解备忘录的规定处理。经过协商,中美最终在谅解备忘录基础上达成一致,即台湾地区领导人不能参会,须委派经贸界代表参加。最终,萧万长仅以“经建会主委”身份参加西雅图会议。这后来被称为是规范台湾地区参与APEC的“西雅图模式”。

  三、台湾当局将APEC视为扩大国际参与的重要平台

  APEC是目前台湾参与的重要国际多边机制,台当局一直将其视为扩大国际空间的政治舞台,采取不同方式和策略争取能见度。

  (一)利用选派代表提高参与级别

  台当局在选派参会代表的问题上,不同时期采取的做法有所不同。

  一是李登辉时期采取各种方式试图突破参与APEC层级。1994年,台当局企图让李登辉参加在印尼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印尼政府表示遵守“西雅图模式”。1995年,台当局再次策划李登辉出席在日本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日本政府拒绝后,台又提出由“行政院副院长”徐立德出席,仍被否决,最后派辜振甫以“经建会委员”的身份出席。1996年,台继续争取李登辉参加在菲律宾举行的APEC会议,失败后又将辜振甫的“经建会委员”身份改为“总统府资政”名义出席,图谋突破出席非正式会议的层级,但未如愿。1997年到2000年,台湾当局分别派出辜振甫、“经建会主委”江丙坤、“中央银行总裁”彭淮南等出席APEC会议。

  二是陈水扁执政后在参与APEC问题上谋求实质性突破。2001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台当局为突破“现有框架”,先提出陈水扁为参会的“唯一人选”,遭拒后提出由“总统府资政”、“前副总统”李元簇出席,但因不符合APEC谅解备忘录,台湾最后未派人参加。2005年,陈水扁声称要指派“立法院长”王金平为代表出席APEC会议,失败后改派前“行政院副院长”、时为民间人士的林信义参加。2006年陈水扁身陷贪污弊案后,改派经济界人士出席APEC,如时任台积电公司董事长张忠谋、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等。

  三是马英九执政时以务实姿态处理参与APEC事宜。2008年马英九执政后,接受“九二共识”,两岸开始协商处理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马英九当局提出连战以民间组织“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董事长的身份参加APEC,为大陆接受。此后,连战5次代表台湾参与APEC会议,并与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谈。2013年APEC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马英九时期,两岸建立政治互信并形成良性互动,连战和萧万长以智库董事长身份连续参与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实现与国家领导人会面和商谈。

  四是蔡英文上任后推动“踏实外交”,继续利用APEC拓展国际空间。蔡当局提出以“务实参与政府间国际组织,提升参与国际组织的质与量”作为重要目标。2016年和2017年,蔡当局指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作为“代表”参加APEC会议,企图利用宋楚瑜在两岸关系上的角色扩大台湾的国际能见度。2018年蔡当局指派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作为“代表”与会。

  (二)将参与APEC作为扩大国际接触、提高能见度的机会

  APEC规模大、层级高,台当局一向将其视为扩大与各国政要接触、提高台湾国际能见度的重要平台。

  一是寻机在国际社会搞“两个中国”。李登辉当局曾利用参加APEC,炒作“台湾问题国际化”,制造海峡两岸对立。1993年江丙坤代表台湾出席西雅图APEC会议,按照李登辉授意提出“阶段性两个中国”口号,蓄意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

  二是利用机会与美日等接触对话。APEC会议期间,经济体领袖和官员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会面为台湾代表提供了“社交平台”。台代表特别重视安排与主要经济体领袖代表会面或短暂对话,以制造台湾“国际活动空间的突破”。2018年11月张忠谋代表台湾出席APEC会议,与美国副总统彭斯会谈,被蔡当局视为一项“重要突破”。

  (三)利用APEC扩大台湾对外经贸交流合作

  台湾是一个外向型经济体,将APEC作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一是积极参与各层级APEC会议及活动。为掌握亚太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台湾参与APEC各项会议活动。从经济领袖会议到工作小组会议等,APEC每年举办约200场会议,2017年台有关部门出席184场。台湾以这些会议及活动为平台,加强与各成员的互动交流,为扩大与APEC成员的经贸合作、推介台湾创造机会。

  二是依托自身发展经验提出新议题并举办活动。台湾以成为“APEC建设性会员”为目标,在中小企业、粮食安全、卫生合作及紧急应变等优势领域提出倡议和意见。近年来主要提出并执行“女性经济创新发展多年期(2013-2016)计划”、“强化公私部门伙伴关系降低供应链之粮食损失多年期计划(2013-2018)”、“APEC中小企业O2O新商业模式倡议”等各项计划和倡议。台湾还举办“妇女与经济论坛”、“中小企业O2O国际论坛”、“APEC降低粮损与浪费专家咨询会议”等会议和活动。

  三是争取在优势领域的工作小组或次级论坛谋取职务。截至2017年底,台湾方面在APEC担任的职务包括:能源工作小组(EWG)主席、电信暨资讯工作小组(TELWG)主席、“能源资料与分析专家分组”(EGEDA)副主席、人力资源发展工作小组“能力建构网络”(CBN)分组协调人及副协调人、“生命科学创新论坛”(LSIF)研究发展督导委员会共同主席、“科技创新政策伙伴”(PPSTI)分组主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置次级专家小组共同主席、APEC企业咨询委员会(ABAC)“微型及中小企业创业工作小组”共同主席及ABAC“数位创新工作小组”主席等。台湾方面认为,这些职务有利于其更好利用APEC平台扩大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

  《台湾周刊》2018年第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