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学者论著

民进党“九合一”选举惨败震荡岛内政局

2019年05月20日来源:任冬梅

  11月25日凌晨,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结果揭晓,在“韩流旋风”的冲击下,蔡英文被宣告“期中考”不及格。这场几乎可称作台湾史上开票时间最“漫长”的地方选举以民进党的惨败告终,在22个县市长中,国民党夺下15席,民进党大败退仅存6席,无党籍1席。选后,国、民两党都面临政党生态与权力结构的重整,而在台湾社情民意发生重大变化、各方势力围绕2020地区领导人选举展开博弈的背景下,未来岛内政局将更趋复杂。

  民进党遭遇惨败

  2014年台湾县市长选举,民进党在全台22席县市长中拿下13席,国民党只剩下6席,“六都”中国民党更是只剩下新北市1席。但这次选举,蓝绿席位完全翻转。

  最受瞩目的“六都”市长选举,在高雄市,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打破绿营在此20年的垄断,战胜民进党对手陈其迈,掀翻绿营老巢,最具重要指标意义。在台中市,国民党候选人卢秀燕击败谋求连任的民进党候选人林佳龙。在全台人口最多的新北市,从现任市长朱立伦手中接棒的国民党候选人侯友宜,以较大优势击败民进党候选人苏贞昌,帮助国民党稳住这块全台最大票仓。在桃园市,民进党籍市长候选人郑文灿谋求连任成功。在台南市,虽然绿营分裂,但民进党候选人黄伟哲还是击败国民党候选人高思博。

  至于台北市,在民进党派出姚文智参选的情况下,柯文哲依然以3254票的微弱优势击败国民党籍候选人丁守中。不过,丁守中质疑“边投票边开票”影响选举,让“弃保”(弃姚保柯)在台北有效操作,因此提出“选举无效”诉讼。“六都”之外,被民进党视为“民主圣地”的宜兰县,以及嘉义市、新竹县、苗栗县、南投县、云林县、彰化县、花莲县、台东县、澎湖县、金门县、连江县等12县市由国民党夺得。民进党只保住屏东县、嘉义县、基隆市、新竹市等4县市。

  针对民进党此次“兵败如山倒”的选情,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已宣布辞去民进党主席职务,由连任成功的基隆市长林右昌担任代理主席,而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赖清德和“总统府秘书长”陈菊则向蔡英文口头请辞,但获均蔡英文慰留。

  “又老又穷”是关键

  这次“九合一”选举,民进党遭遇惨败,最大原因是岛内民众对经济民生的不满已经形成巨大民意海啸,“讨厌民进党”成为“全台最大党”,民进党漠视民意的结果,就是被民众毫不留情的抛弃。

  蔡英文上台后,漠视民众希望“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一味打压国民党,恶化两岸关系,不管民生建设还是居民收入不但没有起色,反而不断走下坡路。经济问题突出表现在高雄的“韩流”之中,高雄在2010至2016的七年间,25岁到34岁的年轻人口减少8万多,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却增加了11万;高雄的青年失业率高居“六都”之冠,平均月薪却是“六都”之末,只达到新竹市的六成。高雄市还背负了高达近3000亿新台币的债务。韩国瑜提出“高雄又老又穷”的观点,可以说精准戳中了高雄选民的心,最终导致高雄的翻转。其实,“又老又穷”的不仅仅是高雄,扩大到整个台湾也不为过,台湾老龄化速度严重,已迈入“高龄社会”,20年薪资未涨,民众生活水平不断下降,青年人才大量外流。从整体得票率来看,民进党流失了200多万票,败选的县市惨败,胜选的县市也没有赢很多,反映的正是台湾整个经济层面出现了问题。蔡英文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冲撞两岸关系,致使陆客赴台游市场萎缩,对岛内观光业者、游览车业者、住宿业者的生计都造成影响。此外,两岸关系恶化,也让中南部的农渔产品、水果蔬菜销售不出去,农产品价格崩盘,底层农渔民的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民进党当局推行“一例一休”和“年金改革”等,更是对经济民生雪上加霜,引发强大民意反弹。与此相对应,当韩国瑜提出“东西卖得出去,人进得来,高雄发大财”时,就如星星之火,瞬成燎原之势。

  其次,各项改革倒行逆施,导致民怨沸腾。蔡英文上台后,高举改革大旗,所有反对的人全部被污名成“保守”、“反改革”势力。民进党在改革过程中作风蛮横,只是用清算、斗争的方式,以消灭政治对手为终极目的,被质疑为“绿色威权主义”。过去两年多,民进党当局成立的“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就是试图将国民党赶尽杀绝,“如明朝的东厂、西厂复活”。台大校长管中闵被阻就任让民众看破了民进党所谓的“民主法治”,而吴音宁事件更在全台引起巨大反感,让台湾年轻人甚至中壮年都普遍产生了“相对剥夺感”。 简而言之,就是他们觉得自己和吴音宁没有什么不同,可是她不用努力就能获得各种资源,而他们拼尽全力却永远无法获得,这就让底层民众对民进党及其所代表的“权贵阶级”、“既得利益集团”产生了强烈的不满。随着“张天钦事件”的爆发,“1124灭东厂”(11月24日即投票日)成为广为流传的口号。到选举后期,民进党看到选情危机,更将所有抨击蔡当局的消息都指责为“假消息”、“假新闻”、“境外势力介入”,彻底站到了民众的对立面。在“讨厌民进党”的大趋势下,民进党越是垂死挣扎,就越是激发民众的反感。许多中间选民愿意票投国民党,就是希望用选票教训民进党。马英九从2008年上任,到2014年县市长选举被冲垮,支持度仅剩10%-20%,中间隔了6年。蔡英文只花了两年时间就被选民所彻底抛弃,反映出的是台湾民众强烈的要惩罚民进党的怒气。

  三是“韩流”助推民心转向。韩国瑜带动了这次“九合一”选举国民党的大胜,新北、台中、高雄一体,“韩流效应”还外溢到其他县市,甚至有言论说,“韩国瑜一个人照亮了整个国民党”。韩国瑜的出现,让本来应该作为民进党大后方的高雄居然变成了交战的前线。民进党全力抢救高雄的结果,是原本势均力敌甚至小幅领先的各县市全线防守空虚。正是由于民进党全线撤守高雄,使得国民党在许多原本希望渺茫的县市也实现了翻转,这也是民进党在此次县市长选举中全线惨败的重要原因。此外,从2014年柯文哲掀起“白色旋风”开始,台湾民众中就已经出现一股“淡化蓝绿意识形态、选人不选党”的新民意,到今年“九合一”选举,以韩国瑜为代表的一批“非典型”政治人物受到热捧,“韩流”成为此次选举最瞩目的亮点,更是一方面强化了民众“厌恶传统蓝绿政党、喜爱非典型政治人物”的新取向,另一方面反映出民众“拼经济、追求美好生活”的诉求,背后则是希望“两岸和平、交流合作、台湾要大发展”的主流民意。

  未来岛内政局更趋复杂

  一是南台湾亲绿格局被打破。高雄、云林等地“绿地变蓝天”,打破了传统“北蓝南绿”的格局。绿营的版块变得碎片化,而长期被绿营把持的南台湾终于有机会跳脱出来,在国民党县市长的带领下,加强与大陆的交流合作。过去长期被认为是绿营铁票的南部农渔民、出租车司机、中小企业主等,终于得以跳脱民进党用统“独”矛盾、省籍矛盾、“民主价值”等叙事逻辑编织的牢笼,未来南台湾的“去绿化”值得期待。此外,从近两次“九合一”选举可以发现,蓝绿版图变动很大,所谓“基本盘”已经不在。与此相对应的,是岛内民众对蓝绿政党的厌恶,“不支持特定政党”的民意持续升高。《天下杂志》年初调查有高达72%的民众“不支持”或“没有特定政党倾向”;台湾政大选研中心自1992年起的追踪调查显示,在2016年蓝绿两党的支持度合计首次跌破半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中时电子报》民调也显示,有60.7%民众希望台湾能形成超越蓝绿的“第三力量”。在“厌恶蓝绿政党,重视经济民生”的民意新取向下,或许需要重新理解岛内政治版图。

  二是蔡英文确定提前“跛脚”。民进党此次大败,蔡英文与赖清德无疑要扛起责任,前者已宣布辞去民进党党主席,虽然赖清德最后没有辞去行政机构负责人的职务,“内阁”人员应该也会大幅度改组。蔡英文确定已经提前“跛脚”,面对民进党如此大败的选情,蔡英文如果想再次作为民进党候选人参加2020年“大选”,将会面对党内极大压力,剩下的一年多时间蔡开始沦为“看守”状态。而深绿势力以及新潮流系力挺的赖清德,其动向更值得关注,虽然作为“阁揆”施政不力他也有责任,但过一段时间可能还有机会。在民进党内被视为接班人之一的台中市长林佳龙,此次败选政治前途暗淡。选得不错的桃园市长郑文灿,或将成为党内“明日之星”,在接班斗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甚至成为2020年“大选”的有力竞争者。在派系方面,民进党内最大派系新潮流系遭到大面积挫折,台中林佳龙的惨败则预示着民进党另一派系“正国会”未来将更加边缘化,民进党内部正在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暴。此次民进党的惨败,可能会引发党内部分检讨两岸政策的声音,但从蔡英文选后发表讲话仍重弹坚持所谓“台湾主权”的老调,可以看出蔡英文可能还是会进一步拥抱深绿来稳固基本盘,加大与大陆对抗。

  三是韩国瑜或成国民党新“共主”。国民党2014年“九合一”选举惨败后,迟迟没有走出失败的阴影,即便蔡英文施政天怒人怨,国民党也迟迟未见起色。此次选举,国民党咸鱼翻身,一次性拿下15个县市,从表面上看是大胜,但其实国民党之所以能够胜选,和“韩流”现象有很大关系,国民党本身并没有获得选民的肯定,更多是为了教训民进党。因此,“韩国瑜现象”对国民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即一方面要求国民党要贴近民意,要为台湾的经济建设、民生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也要求国民党不能继续过去老旧僵化的官僚主义心态,依然论资排辈,让“政二代”、“富二代”接班,国民党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否则依然会被选民所抛弃。此外,本次胜选带动了国民党气势的回升,但国民党2020年人选问题随即浮出水面,届时蓝营政治人物能不能团结对外,对国民党而言无疑也是一次挑战。据蓝绿各方面的民调长久追踪,台湾民众对吴敦义期待值很低,最新民调显示只有1%。朱立伦、马英九等国民党人物的民调都高于吴敦义,而这次拿下高雄的韩国瑜可谓是国民党“最大的太阳”,支持度远超蓝绿政治人物,达到30.5%。他会不会出来选2020,还要看民意期待,不过他刚攻下深绿堡垒高雄,许诺要全力带领高雄人民拼经济,他本人主动参加2020年的意愿并不会太高。但谁都知道,这次的江山是韩国瑜打下来的,无论是否能够在形式上问鼎“大位”,他都将是国民党内最有权威的人,也将会是党内各方势力极力想拉拢的对象。

  四是柯文哲及第三势力动向充满变数。此次台北市长选举是战况最胶着的地区,追求连任的柯文哲与国民党候选人丁守中一直缠斗到25日凌晨2点40分最后一个投票所的验票结束,柯才确定以3254票的微弱优势连任成功。柯文哲此次选举之所以选得如此艰难,一是因为民进党提名姚文智参选,分掉了4年前投柯的深绿票源,二是“韩流”的外溢效应,使得台北市部分浅蓝选票回归,柯又失掉了一部分票。作为“空战鼻祖”的柯文哲此次确实受“韩流”冲击很大,由于缺乏政党奥援与组织战的支持,在网络声量被韩国瑜超越后,柯就很难再找到新的票源增长点。受“韩流”影响,原本以为有机会胜选的“第三势力”县市长候选人,如新竹县的徐欣莹、金门县的陈福海等都未能有所斩获,说明“第三势力”在岛内的发展空间仍然有限。反过来看,柯文哲在蓝绿夹杀下仍能惊险胜出,说明柯的政治能量依然不容小觑。开票当晚,柯文哲竞选总部的3万名支持者几乎清一色都是年轻人,在确定柯文哲确定胜出之际,他们兴奋狂喊,有人甚至激动落泪,其中一些人已在现场足足等了10个半小时。柯文哲确定连任台北市长,加上柯的魅力基本上横跨全台,其参选2020的可能性并不能完全排除。因此,未来柯绿关系会如何协调,到底是“绿白合作”还是“蓝白合作”,都将对2020年“大选”态势产生重大影响。

  《台湾周刊》2018年第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