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暨第十届两岸智库学术论坛11月22日在中山举行,来自两岸的5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新形势下两岸关系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了深入研讨,并形成了重要认识和共识。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长汪曙申从“战略、竞争、对抗、融合、一中”五个关键词总结了今次论坛的重要成果。
汪曙申表示,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形势下两岸关系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历史方位、国际格局变化新的战略环境、美国和台湾两场选举后的新形势,展开了一天的研讨。会议提交的论文和大家的精彩发言,围绕“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形势”“中华文化与两岸融合发展”“台湾地区民情民意”“美国总统大选与美国新政府对台政策”“台湾问题的国际环境与外部因素”等,交流研讨广泛和深入,积极为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献计献策、贡献智慧,思想碰撞取得的成果十分丰硕。
汪曙申表示,通过研讨交流,与会学者形成一些重要认识,达成了一些共识,可以总结为五个关键词。
一是“战略”。与会学者认为,在新时代推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进程中,大陆始终保持战略自信、战略定力,加强全局、大局、变局思维,坚定不移推动反独促统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展。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大陆积极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国家认同,不断发挥文化的凝聚力,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筑牢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大陆积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力量“反独促统”,以法遏独的法律体系、政策实践不断完善推进。大陆坚决有力开展涉台军事斗争,今年针对岛内“台独”挑衅举行“联合利剑”演习,对赖清德“谋独”行径进行坚决惩戒,不断激发岛内政党和社会民众觉醒。大陆坚决开展反干涉斗争,维持中美关系总体稳定的同时,有力塑造台海局势。这些观点从战略上分析,从历史发展规律和两岸关系大格局看问题看局势,坚信大陆把握战略主导权和主动权的地位不可撼动,并且将越来越牢固,将不断把自身的实力转化成推进统一的动力。
二是“竞争”。与会学者认为,在中美战略竞争与博弈新阶段,中美“主权--霸权”矛盾更加突出,面对中国实力的不断增长,美国需要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但美国也企图在全球化时代推行新冷战政策,将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介入台湾问题的战略企图、策略手段、力度尺度、影响程度均在发生重要变化,未来美国“以台遏华挺独阻统”将成为新常态。大家认为,特朗普重新当选美国总统,执政后干预台海的冲击力不容低估。这一方面是因为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历史纪录,以及特朗普团队有许多对华超级鹰派。未来美国“一中政策”的不稳定性、美国国会立法的暴冲性、“武装台湾”的攻击性,美国新政府制造台海紧张局势对中国极限施压和要价的投机性,都将是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现实威胁。同时,台湾问题中日本因素日益凸显,日本国内政治、中日关系和日美关系将深度影响日本对台政策走向。对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变动性,需要进一步审视和评估,其中固然有严峻挑战,但也蕴藏着重要机遇,我们要准确预判、主动塑造、转危为机。
三是“对抗”。与会学者全面分析了赖清德上台后的台湾政局,认为蓝绿阵营对立对抗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赖清德虽然是“双少数”执政,但他政治性格强势、顽固自大,对内采取“冲突对抗为主的施政路线”,对外采取“倚美抗中”“拒统谋独”的政治路线,以“新两国论”和“两岸互不隶属”改变现状、冲撞两岸关系,推动“文化去中化”“台湾国家化”“台湾问题国际化”“台独民主化”“法理两国论”等等。与会学者认识到,赖清德“台独”论述偷换概念、借壳上市,大肆操作新型认知战,编造虚假叙事,充斥着历史虚无主义,塑造“台独”史观,迷惑欺骗岛内社会民众,甚至对大陆民意进行渗透影响。“赖式台独”还迎合美国阵营对抗的“新冷战”思维,压制打击两岸民间社会和学术交流,刻意制造寒蝉效应。这些都已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必须精准揭露,坚决反对。
四是“融合”。与会学者深入研讨两岸融合发展问题。认为在中美高科技产业激烈竞争和全球产业布局调整的背景下,两岸经济出现局部“脱钩断链”现象,两岸经济社会交流合作尚未达到新发展阶段的要求,还存在单向融合和不均衡的状态。面对民进党当局百般阻挠,大陆始终坚持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不改变,制定《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新方法路径,丰富拓展惠台政策体系,更加以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引领两岸交流融合。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两岸经济合作提供新的动力和空间,推动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的方式和路径。通过大家的会议发言,尽管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阻力、障碍,大陆会继续坚持以我为主,守正创新,探索新路,将不断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增进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五是“一中”。与会学者认为,近些年台湾政治有新变化、国际涉台环境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民进党当局极力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多边化。然而这根本无法撼动国际社会一中原则和一中框架,民进党“倚外谋独”和拓展国际空间根本走不通。而“台独”势力每挑衅一次,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就巩固一分,对中方立场的理解支持就增进一分。
汪曙申指出,以上五点观察,远不能全面概括总结今天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根基在人民、动力在人民、思想在人民。在座的两岸智库学者,“识大势、辨形势、察时事”,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国家完全统一贡献智慧和心力,非常令人敬佩。中国社科院台研所作为大陆对台重要智库,将继续搭建平台,为两岸智库学界交流交往创造条件,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