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台独”势力顽固推行“倚美谋独”,美西方也大肆操弄“以台制华”,此举严重恶化台海紧张局势,破坏两岸同胞福祉,阻碍国家统一进程。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我们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孙中山先生的国家统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密不可分
孙中山先生毕生奋斗,就是期盼中国成为“世界上顶富强的国家”、“世界上顶安乐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世界上顶享幸福的人民”,中华民族“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他在1917年到1919年撰写了《建国方略》一书,擘画了建设现代工业、交通和农业的宏伟蓝图,提出要修建16万公里铁路、160万公里公路,建设三峡大坝,修建世界水平的大海港等,显示了他对中国发展的卓越见解和强烈期盼。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统一是进行近代化建设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欲振中华就必须实现与维护祖国的统一。他指出,“统一成,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财政、实业、教育诸端,始获次第为理”;甚至可以说,“统一与否实关中国存亡”,“最近战争迭起,牺牲甚多,其目的实为统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没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复兴。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陷入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的悲惨境地,台湾更是被外族侵占长达半个世纪。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台湾同胞在这场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随之光复,重回祖国怀抱。但由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1949年以来,大陆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两岸同胞携手推动台海形势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
二、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
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也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同时,在国际上,“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也已经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因此,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中国国土统一已数千年矣,中间虽有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近世五六百年,十八省土地几如金瓯之固,从无分裂之虞”,“中国民族有统一之形而无分裂之势”。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对统一的追求,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液。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孙中山先生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的”,“我辈热衷于统一中国,因民国之幸福,以统一为主”,应使“分离之民国,归于统一”。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中国梦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梦,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两岸同胞才能过上富足美好的生活。 因此,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共同意志。
三、实现国家统一需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
辛亥革命时期,袁世凯仇视南方革命政府,故意制造南北决裂态势。“地方豪杰互争雄长,巨十年不统一”,他们“想把各省的地方自己去割据”,建立自己的封建军阀统治。面对国家四分五裂的危险局面,孙中山先生十分“担心中国被分割”,认为“今日最要紧之事,乃各省当统一是也”,决定“以统一中国为职志”,并指出“我们要实现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第一点就在打破军阀”。“中国眼前一时不能统一是暂时的现象,是由于武人的割据。这种割据,我们要铲除它”。1911年11月,孙中山先生宣布,共和政府成立后,将尽力保证中国“独立及领土完全”,采取措施“收复已失疆土”,实现中国领土完全统一。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多次重申,中国各省包括蒙古、西藏、新疆等,均应服从中央政府领导,以维护中国“领土之统一”,这是当今中国“最要之事”。针对部分省区闹“脱离”,孙中山在《临时约法》中明确规定,“内外蒙古、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均为中华民国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蔡英文当局上台以来,大肆推行“去中国化”和“台独”施政。政治上,叫嚣“坚持自由民主的宪政体制,坚持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坚持主权不容侵犯并吞,坚持中华民国台湾的前途,必须要遵循全体台湾人民的意志”。外事上,鼓吹“台湾处于民主防线最前缘”以骗取西方支持,通过议会、智库等渠道扩充对欧等关系,鼓噪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等国际活动,借助“玉山论坛”、“全球合作暨训练架构(GCTF)”等增加国际能见度。军事上,花费大量民脂民膏购买美国武器,改革“教召”政策强化练兵备战,“持续充实国防,展现自我防卫的决心”,妄图“以武拒统”。经济上,鼓动“大陆台商回流岛内”、“芯片产业链脱陆入美”,汲汲谋求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妄图推动“两岸经贸脱钩”。社会上,蛮横组建“党产会”“促转会”清算追杀国民党,大肆推行“绿色恐怖”打击岛内统派力量,强行制定“国安六法”管制两岸民间交流。文化上,修改“课纲”推行“去中国化”教育,推动“故宫”及“中正纪念堂”转型,捏造“中华民国台湾”、“生命共同体”意识,宣扬“台湾地位未定论”、“前途自决”谬论。蔡当局的一系列做法,对两岸关系和同胞福祉造成严重冲击,对国家统一进程构成严重威胁。
可见,“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近年来,大陆在政治揭批、机舰巡航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台独”分裂行径的打击力度。国台办多次指出,对公然挑衅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径,我们绝不容忍,将依法对“台独”顽固分子实施惩戒。凡是胆敢以身试法者,必将依法受到惩戒。将依法对“台独”顽固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终身有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严正强调,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同时,台湾同胞也要明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两岸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需要两岸同胞共同推动、共同维护、共同分享,台湾同胞也要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反对一切“台独”分裂行径,主动捍卫自身福祉。
四、实现国家统一需要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
孙中山先生认为,帝国主义是造成中国长期分裂而不能统一的重要原因。武昌起义后,“万国眈眈虎视”,公然将“南北分治”作为承认南京临时政府的先决条件;沙俄煽动杭达多尔济亲王谋求外蒙古独立,英国指使达赖十三世制造西藏“独立”,日本策动恭王等在东北“潜谋独立”。他指出,“帝国主义者本着‘分而治之’的原则,豢养中国军阀,撮使他们互相混战,各军阀也只有依靠帝国主义才能生存”,“中国迭起纷乱、统一不能实现之根本原因”,“就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他认为“我们要实现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第一点就在打破军阀,第二点就是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孙中山先生还采取措施“对抗沙俄侵略”,呼吁蒙藏等同胞切勿“受外人挑弄”“发生种种背谬之行为”。辛亥革命前后,他曾多次亲赴台湾,“唤起民族意识,鼓舞爱国精神”,期盼台湾早日回归祖国,表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要决心收复”,“日本须放弃……与中国所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将台湾归还中国。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明确宣布:“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这充分显示出孙中山先生对外部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内政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近年来,美国顽固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明显加大了打“台湾牌”“以台制华”的力度。政治上,不断重申“与台湾关系法”及“六项保证”,宣称“美国对台湾的承诺坚如磐石”,公布新版“对台交往准则”并派高官访台,放任议员及政客鼓吹“台湾是事实主权国家”、“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法律上,持续炮制“与台湾交往法”、“亚洲再保证倡议法案”、“台湾保证法”、“台北法案”等,企图将台纳入美法律体系治理范围,将台湾问题“法制化”。军事上,除继续违背八一七公报对台军售外,还通过“辩称失言”“唱黑白脸”等方式散布“美国协防台湾”等言论,甚至证实“美军在台”,为“台独”壮胆。国际上,鼓噪声援台湾参与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世界卫生组织(WHO),“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体系”,主导G7峰会、美日峰会、美韩峰会、欧日峰会、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日澳“2+2”会谈等插手台海问题。
当前两岸关系之所以趋于严峻复杂,美国是非常关键、非常危险的因素,我们需要妥为应对。首先,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人民没有任何退让的余地。习总书记多次重申,“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这展现了我们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的坚定立场。其次,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最敏感的问题。一旦处理失误,将对中美关系造成颠覆性、全局性破坏。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罗马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面时,就奉劝美方意识到“台独”的严重危害,要求美方奉行真正的一中政策,而不是假的一中政策;要求美方履行对中方所作的承诺,而不是背信弃义;要求美方把一中政策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最后,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美国终究是外部因素,不可能根本扭转两岸关系发展大势,大陆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祖国完全统一的时和势始终在大陆这一边。
五、实现国家统一需要“争取和统、不放弃武统”
在实现国家统一的方式上,孙中山先生认为,“统一之法,非恃人心,则恃武力”。一方面,他主张要尽最大可能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认为“谋国之道,苟非变出非常,万不得已,不宜轻假兵戎”,“因为现在全国人心实在厌乱”。另一方面,他又明确点出了武备的重要性,认为“中国欲勤修军备”,“能战而后能和”,只有以坚强的武力为后盾,才能“以战逼和”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和平与武力手段的选择上,他主张“可用和平手段即用和平手段,必须用强力时即可以用强力临之”,“到不得已的时候,要用武力”,“非以武力声罪致讨,歼灭群逆,不足以清乱源,定大局”。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面对咄咄逼人的袁世凯,决定以北伐统一中国,并亲自担任北伐军总指挥,认为“统一中国非出兵北伐不为功”,“欲统一中国之现状,势不能不藉武力”。而后来,他又“不忍见南北战争,生灵涂炭”,强调“余之政策在于以各种和平方法统一国家”,表示“愿欲以和平之手段,达共和之目的”,并甘愿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并强调此举“以南北统一、民国巩固为主旨”。
在台湾问题上,大陆也要坚持“争取和统、不放弃武统”的路线。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时指出,中国实现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我们是有耐心的,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02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如果“台独”分裂势力一意孤行甚至铤而走险,我们将按照《反分裂国家法》有关规定,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坚决粉碎“台独”分裂图谋,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正告“台独”分裂分子,“台独”是绝路一条,以身试法必遭严惩。
需要注意的是,台湾同胞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大陆“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的含义。大陆此举主要是针对“台独”分裂势力和外国干涉,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不搞“台独”就没有战争,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民进党等“台独”势力裹挟岛内民生福祉与大陆对抗,为谋求政治私利不惜牺牲台湾根本利益,他们才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
六、实现国家统一需要高度重视民心工作
孙中山先生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一生坚持以“天下为公”为最高思想境界,致力于“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他深知人民是最伟大的力量,强调要实现革命的目的,必须唤起民众。他关心民众疾苦,强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民生为社会进化的重心”,“人民所做不到的,我们要替他们去做;人民没有权利的,我们要替他们去争”。孙中山先生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是他追求真理、矢志革命的力量源泉,是他奋斗不息、永不言弃的深厚基础。
当前,台海形势复杂严峻,日益进入激烈对撞的危险期。在蔡英文当局及美西方势力的裹挟下,台湾同胞的福祉受到空前威胁。对此,大陆在“高压遏独”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具有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大陆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强化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凝聚“两岸一家亲”、“命运共同体”意识。
同时,台湾同胞也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台湾同胞定然不会缺席。两岸同胞都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共同创造祖国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伟业。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也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两岸各界应就两岸政治问题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有关问题开展对话沟通,广泛交换意见,寻求社会共识,推进政治谈判;进而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
七、实现国家统一需要善用孙中山精神的号召力
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两岸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受到全体中华儿女景仰。他创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1949年以来,在“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的前提下,海峡两岸尚未完全统一,台湾地区在行政上仍然实行“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秩序体系,这是两岸重要的历史连结。目前,民进党已经正式提出“废除考试院与监察院”等“修宪草案”,背后隐藏了废除所谓“五权宪法”,建立所谓“正常国家”的“宪政台独”图谋。蔡英文当局也大肆宣扬“从1949年中华民国立足台湾以来已经经历七十二年”,妄图“斩断中华民国在大陆的历史”,坐实“中华民国台湾”论调,遂行其“台独借壳上市”盘算。对于民进党的险恶居心,我们要高度重视,善用孙中山先生的精神财富团结岛内民众进行遏制。
在岛内主要政党中,中国国民党是为数不多的以“中国”命名的政党,其党章中明确记载“系孙中山先生创立”,宣称“奉行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之宗旨,追求国家富强统一之目标,始终如一”、“反对分裂国土”,主张“复兴中华文化”、“共同为中华民族之整体利益而奋斗”。同时,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孙中山先生的精神财富尤其是国家统一主张,将成为国共两党深化合作,携手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重要基础。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发电祝贺朱立伦当选国民党主席,期望两党“坚守民族大义,戮力合作,为同胞谋福祉,为台海谋和平,为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朱立伦也立即复电,重申“两岸人民同为炎黄子孙”,深盼今后两党“共同造福两岸民众,促进台海和平稳定”。这显示,孙中山先生的精神思想至今仍然闪耀光辉,成为新时期国共两党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指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此句的意涵可谓简洁明了,那就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日,就是两岸未统一状态结束之时。国家统一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得以实现。所有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中华儿女,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无论党派信仰,无论身在何处,都应该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把握历史机遇,担当历史责任,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贡献力量。
(刘世洋,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刊发于《台湾周刊》2023年第46期,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