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台湾当局通过2026年度总预算案,其中防务预算高达9495亿元(新台币,下同),较2025年暴增1768亿元,占2026年预测GDP的3.32%,创历史新高。
穷兵黩武、谋“独”引战
台湾当局打着“应对大陆威胁”的幌子大举增加军费开支,本质上是为掩盖其以武谋“独”的祸心。近年来,台当局防务预算急速攀升,自蔡英文上台以来,9年间从占GDP2%,大增66%达到3.32%,此次年度预算更是大涨0.91%。民进党当局投入巨资进行军事扩张,这无疑是挑衅对抗大陆、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恶劣信号。
为了给军费暴增寻找借口,降低各界反弹特别是“立法机构”审查,推行其“倚美谋独”“以武拒统”谋算,赖清德当局近期加力渲染“大陆攻台威胁论”,鼓噪“抗中保台”民粹言论,加紧推进“全民战备”“社会改造”,不断在岛内外舆论场攻击大陆,污名化大陆维护主权和国家统一的正义举措。
相比之下,根据上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数据,中国大陆国防开支自2016年起连续9年保持个位数增长,占GDP比重长期维持在1.5%以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凸显出民进党配合美国近年来加快武装台湾地区,企图以不合常规、不成比例的“军事化台岛”进程推进“台海代理人战争”。赖清德上台仅一年就暴露出穷兵黩武、引战招战的恶劣倾向,值得高度警惕。
附美卖台、割肉饲虎
“史上最高”防务预算出炉后,赖清德并未放低姿态对社会公众释疑解惑,反而“丧事喜办”,拉高调门大谈响应某些国家期待,展现自我防卫决心。台湾“行政部门”负责人卓荣泰更自夸“达到赖清德承诺”,仿佛达成了某种“历史成就”。这表明,赖当局使出浑身解数让台军费剧增到当前规模,直接目的是要回应美方“交保护费”的巨大压力。所谓“承诺”是指赖清德在今年2月称将优先编列防务预算达成“GDP 3% 以上”的目标。
赖清德当局是在向谁“承诺”呢?特朗普政府长期指责台“搭美国安全便车”,美国政学界紧跟着帮腔,强调美国没有责任和兴趣“保台”,台湾如果要争取美国支持,必须先展现“自我防卫决心”,大举增加军费开支和对美军购,深化对岛内的全民战备战争动员,加快“乌克兰化”进程。
因此,赖清德当局才会大肆鼓吹其“决心”“成就”,但这仍不能令美方满意。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称,“GDP3%”只是达到最低台阶,10%以上才能令美国满意。但美国的胃口远超台当局的输诚能力。
虚耗公帑、不顾民生
以2025年台GDP预估值26.5万亿元计算,10%即2.6万亿占台当局总预算的90%。因此,卓荣泰也承认“在现有预算规模下做不到”。“GDP10%”意味着台当局要对美奉上几乎全部收入,不但没有余力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恐怕连政府雇员的工资都发不出,只能关门大吉。但美方不会善罢甘休,而是会继续以“GDP10%”为绩效指标,胁迫赖当局千方百计、一步一阶持续拓宽和抬高军费开支,“GDP5%”可能就是新的目标。
事实上,赖当局此次为凑足“GDP3%”已绞尽脑汁。其仿效北约各国,将包括海警、退抚、防卫韧性和基建安全等“衍生支出”一并纳入军费统计,技术性堆高“名义军费”。但特朗普要的是对美贡献真金白银的“核心支出”,恐怕不会容忍这类小算盘。同一时期,日本、以色列也大幅增列军费,可见,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是以全球普遍的动荡和不安为代价,台湾地区更不例外。
近年来,台湾地区军费增加已显著侵蚀了社会福利、教育科学等预算比重。在美对台关税战、贸易战、货币战、产业战齐发,加快榨干掏空台湾情况下,赖当局拒绝给军人加薪、不向灾区调拨补助、不给全民普发现金、不为受压的产业和劳工抒困解难,却把大量预算用于对美输诚和补贴“绿友友”,购买修不好的坦克、发霉的防弹衣和拖欠3年都没交付完的F-16V,花3500亿元制造下不了水的“海鲲潜艇”,让“黑熊学院”办200万元一场的“民防游园会”,实在荒唐。
同时,卓荣泰暗示要满足美国要求就必须大举扩张预算规模。民进党连年浮滥编列预算,为增加军购将“特别预算”常态化,导致财政寅吃卯粮、债留曾孙,即便如此,割肉饲虎的赖当局也难填美国“欲壑”。
(刘匡宇,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