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台独”论述的法理谬误与现实困局
李鹏 俞婧婷
摘要:赖清德长期顽固坚持民进党的“台独”分裂主张,自2024 年上任以来更妄图建构新的“台独”话语体系。赖清德不断强化“台湾已经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的论述,露骨宣扬“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公然将大陆定义为“境外敌对势力”,声称“台湾是世界的台湾”,企图推进实现台湾问题“国际化”,谋求国际社会对“台湾已经独立”的“事实承认”。赖清德的“台独”论述从法理上看充满谬误,漏洞百出,在现实层面更是面临难以突破的政治困局。我们应该认清赖清德当局的“台独”本性,坚决反对任何“台独”分裂言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与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关键词:赖清德;“台独”;理论谬误;现实困局
作者简介:李鹏,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教授;俞婧婷,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7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683(2025)04-0001-13
台湾当局“1121023848 号函”的本质意涵与法理谬误
彭莉 黄琦
摘要:2023 年5 月,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发布了“1121023848 号函”,声称“中国大陆人民不具‘中华民国国籍’、非属‘中华民国国民’”,试图利用行政权区隔两岸同胞“身份”。近年来,“1121023848 号函”在民进党当局的刻意操弄下,逐渐向台湾地区行政、司法、立法领域渗透。“1121023848 号函”明显违背一个中国原则,是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逾越行政权限的产物,不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然而,“1121023848 号函”具备解释性行政规则的外观形式,不仅对台湾地区行政体系具有约束力,对外也具有间接效力,在赖清德当局强推两岸“脱钩断链”的“泛政治化”操弄下,对两岸关系的危害不容忽视。
关键词:行政函释;解释性行政规则;“法律”效力;“国民”;两岸关系
作者简介:彭莉,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琦,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法律所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3ZDA120)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D618; D927.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683(2025)04-0014-14
台湾当局构建“网络主权”的举措及其影响研究
杨晶华 王玮
摘要: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网络主权”问题受到高度重视,成为新兴网络发展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博弈的焦点。民进党重新执政后,提出“数位国家”发展战略,以构建“台独”话语权、“防大陆技术渗透”、“防止敏感数据外泄”、“防御认知影响入岛”、强化国际数字领域勾连为主要目的,推动政策迭代及落实,对中国大陆在新兴领域维护国家主权与网络安全,推进两岸交流与融合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在此态势下,中国大陆应高度重视民进党当局建构“网络主权”对主权安全与网络安全维护造成的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强化新兴领域的主权安全维护,探索突破信息与技术封锁的新路径,持续推进两岸资讯共享及数智化合作。
关键词:“网络主权”;“人工智慧岛”;主权安全 ;台湾
作者简介:杨晶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研究员; 王玮,本文通讯作者,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师,北京联合大学京台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研究员
基金项目:2024 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台湾青年两岸认知形成逻辑与应对策略”(项目编号:24BZZ022)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D675.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6-6683(2025)04-0028-12
两岸产业链供应链的融合态势与前景
——基于 2012-2023 年两岸产业合作数据
盛九元 郭瑞昭 孙佳钰
摘要:两岸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经历多年发展,已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合作模式,为提升两岸经贸关系和区域整体的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两岸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融合程度直接关系到两岸在全球市场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通过对两岸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度的实证检验,可以深入掌握合作的阶段性特征与演变规律,识别经济运作中的关键节点和潜在风险,从而为推动两岸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提供支撑。研究表明,美国对华贸易战、新冠疫情等因素不仅使全球供应链向多元化和区域化转换,两岸产业链供应链原有的高度依存关系也被削弱。因此,采取各种措施稳定和发展两岸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非常关键。
关键词:两岸; 产业链供应链; 融合态势; 前景
作者简介:盛九元,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瑞昭,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孙佳钰,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硕士生
基金项目:“阐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2ZDA123)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683(2025)04-0040-13
新形势下海南自贸港与台湾自由贸易港区融合发展研究
彭兴智 曹晋丽 高雅
摘要:海南自贸港与台湾自由贸易港区融合发展是新形势下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新议题。2025 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关键一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以及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探索海南自贸港与台湾自贸港区融合发展是当前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新维度。目前,海南自贸港与台湾自由贸易港区融合发展在港区建设、贸易投资和文旅交流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同时在制度创新、现代产业与绿色金融等领域迎来新机遇,但也面临两岸关系形势变化、市场规模差距较大与交通物流短板突出等挑战。未来,海南自贸港与台湾自由贸易港区融合发展应从制度开放与规则衔接、搭建共同市场、构建“一带一路”交通物流体系、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融合发展和深化文旅融合等路径展开,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自由贸易港建设新篇章。
关键词:两岸融合发展;琼台合作;海南自由贸易港;台湾自由贸易港区
作者简介:彭兴智,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曹晋丽,本文通讯作者,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台港澳研究所所长;高雅,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贯彻‘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的实践和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22AZD100)阶段性成果;海南大学国际教育与管理研究项目“自贸港高校国际学生与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Hdgj2025JG-8)阶段性成果 ;海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专项“大陆高校台湾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5SZZX-1)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D727.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683(2025)04-0053-15
台湾地区“监察院”的性质演变与存废争议
高一宁
摘要:台湾地区“监察院”原本被设定为“半个议院”,但“解严”后几经调整,“监察委员”的产生方式由选举改为任命,监察院”也演变为“准司法机关”。“监察院”的转型,既有政界不满“监察委员”贿选,期望“监察院”独立的观念作为驱动力 ;同时也受到国民党内政治动荡,特别是李登辉个人意志的影响。民进党力图通过所谓“修宪”,废除“监察院”“考试院”,从而渐进实现“去中国化”及“法理台独”之目的。转型之后的“监察院”仍频频卷入党争,甚至国民党内部也出现废除“监察院”的声音。回顾台湾地区“监察院”性质、职权的变化,对于理解当下台湾政治状况,反制“法理台独”主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监察院”;监察权 ;“监察委员”;台湾地区“修宪”
作者简介:高一宁,法学博士 , 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讲师、清华大学法学院两岸法政问题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
基金项目:中国法学会 2025 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视角下我国监察法制的近代转型研究”( 项目编号 :CLS(2025)J02) 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D675.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6683(2025)04-0068-08
欧洲议会干涉台湾问题的原因与影响探析
——以第九届欧洲议会为例
穆泓羽
摘要:2021 年10 月,欧洲议会通过史上首份《欧盟-台湾政治关系与合作》报告,表达欧盟在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合作等领域的对台关切。近年来,第九届欧洲议会(2019年-2024 年)显著增加涉台提案,并通过强化政治往来、推动经贸制度化合作、拓展印太影响力和鼓吹民主价值等方式加强干涉台湾问题。配合美国遏华战略、欧洲极右翼化趋势助推、亲台议员借机谋取政治资本,以及台湾当局主动游说渗透,是影响欧洲议会干涉行为的关键因素。此情加剧了两岸关系的波动性和对抗性,进一步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并逐步掏空中欧互信的根基。未来,我宜把握“特朗普2.0”时代美欧关系出现裂痕的战略窗口期,强化中欧共同利益认知,稳控台湾问题中的欧洲因素,推动中欧关系稳中向好。
关键词:欧洲议会;台湾问题;中欧关系
作者简介:穆泓羽,上海欧洲学会兼职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D822.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683(2025)04-0076-10
台湾地区白领阶层的不公平地位
——从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的视角
张顺
摘要:规模庞大、中上收入的白领阶层是现代社会维持稳定的基石。台湾通过工业化转型产生规模庞大的白领阶层,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末,社会阶层结构大致定型,但白领阶层的内在结构和社会地位仍在持续变迁。本文从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的角度对台湾白领阶层的变迁进行分析,发现近二十年来,台湾白领阶层在社会财富占有率、新增财富分配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白领阶层内部分化加剧,大量低收入白领向下流动,教育实现阶层跨越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不仅反映台湾白领阶层自身的萎缩和下滑,也体现台湾社会整体“下流化”趋势,加速台湾“M 型”社会结构的形成。
关键词:白领阶层;社会结构;阶层流动;“M 型”社会
作者简介:张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683(2025)04-0086-10
网络“社群迁徙”与台湾青年认同的转变与重构
王孟筠
摘要:当代台湾青年的信息获取、社交互动与观点表达呈现出显著的社交媒体依赖特征。近年来,台湾青年大量网络“社群迁徙”至大陆社交媒体平台,两岸青年在网络空间的互动不断深化,成为推动两岸融合与台湾青年认同重构的新途径。本研究通过2000 份45 岁以下台湾青年的问卷调研,分析其使用大陆社交媒体的行为特征、信息偏好、对大陆观感的变化以及对两岸关系的潜在影响,并进一步研究通过社交媒体转变台湾青年的统“独”观点,促进台湾青年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台湾青年; 社交媒体; 社群迁徙; 认同重构
作者简介:王孟筠,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2022 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铸牢台湾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2FMZ021)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D669.5; D6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683(2025)04-009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