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至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网站编辑部应邀赴贵州参加第十届“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简称黔台会)及系列活动,围绕两岸交流合作与融合发展等开展深入调研。
9月17日下午,第十届黔台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来自两岸的政要、商界精英、知名人士等近500人出席,其中台湾嘉宾人数超过400人。
黔台会自2013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九届,在促进黔台两地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民间互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且显著的作用,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涉台交流活动,也是进一步深化黔台融合发展、促进黔台各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本届黔台会主题为“十载同行谱新篇 携手融合向未来”,采取“1+6+N”的活动安排方式。“1”即“黔台会”开幕式,“6”即开展6个专场产业对接会和投资考察活动,(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现代农业、医疗康养、纺织服装、竹产业),“N”即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互动、媒体采访和青年交流等活动(“黔台两地书画交流活动”“黔台会回顾图片展”“黔台青年企业家沙龙”“两岸媒体感知多彩贵州——黔西南‘加油文化’寻源”等)。不仅台湾嘉宾参会规模为历届最大,而且开展的产业对接领域为历届最广、青年活动为历届最多、拓展活动为历届最丰富。
网站编辑部认为,本届黔台会坚定不移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党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贵州省在中国式现代化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谋篇布局,进一步深化黔台各领域交流合作,对于持续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网站编辑部认为,在当前两岸关系日益复杂严峻的背景下,黔台会充分展现了祖国大陆站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高度坚定不移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持续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制度和政策,以最大善意和诚意持续增进台湾同胞利益福祉。台湾同胞不惧民进党当局的卡阻和威胁,仍跨越海峡前来参加这场两岸交流盛会,以实际行动诠释“两岸一家亲”理念及两岸越走越近、越走越亲的血脉亲情。两岸经由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最终迈向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希望广大台胞台企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积极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与大陆同胞携手共创民族复兴伟业,共享民族复兴荣耀。

9月18日至21日,网站编辑部还参加了两岸媒体感知多彩贵州——黔西南“加油文化”寻源活动,深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安龙县、兴义市、晴隆县,开展两岸交流相关调研工作。活动期间,网站主编、副研究员徐晓全代表网站编辑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专访,围绕本次活动的意义、亮点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网站编辑部认为,“加油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速推进的今天,传承和弘扬“加油文化”,对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团结意志、提升文化自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契合今天两岸关系发展的实际需要。两岸同胞同祖同根,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明清时期大陆先民过台湾,筚路蓝缕开发台湾,在台湾传承至今的拼搏、奋进精神,与“加油文化”的基因一脉相承。因此,“加油文化”这一主题,比较容易引发两岸同胞共鸣和共情,从而有利于增进彼此的心灵契合。
网站编辑部认为,这次活动的最大亮点,是两岸青年自媒体人的深度融合。这种深度融合,不同于以往简单的交流、报道,而是两岸青年媒体人和自媒体人基于共同的文化基因、志趣爱好的融合式交流,是同胞亲情的自然流露。通过融合式交流,传递的不仅仅是大陆的美景、美食和文化,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在共同采访、制作及分享视频中展现的浓浓的同胞情。这种同胞情谊是两岸同胞发自内心的表达和流露,是“两岸一家亲”的真实写照,真正体现了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网站编辑部认为,两岸青年都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共同的文化基因及时代机遇,为两岸青年携手推动民族复兴创造了条件。大陆不仅有福建的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每个地方都有具有本地特色的丰富资源和发展优势,都愿意与台湾同胞分享,比如汽车、航天科技、AI产业、影视制作等,会积极为台湾同胞参与两岸融合发展创造一切条件。只要台湾同胞愿意来,总有属于自己的意想不到的收获。未来如果继续推动两岸从简单的交流合作走向更加深度的共同创作,凝聚两岸创意和智慧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让台湾青年能找到自己实现价值的空间,享受大陆发展红利,那么就会吸引越来越多台湾同胞融入大陆发展进程。
活动期间,网站编辑部与贵州省台办、黔西南州台办、两岸青年自媒体人及资深媒体人等深入交流,为今后加强与对台一线部门的协同,更好开展两岸交流方面的相关研究等,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