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学术资源

布什政府台海政策调整初探

2014年10月31日来源:刘国奋

    四年多来,布什政府以“一个中国政策、两个前提(台湾不独立、大陆不动武)、三个支柱(一个中国、两岸对话、和平解决)、四个文件(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为基本架构,对台海政策做了两次调整。总的来说,这些调整未打破以往美国政府对台海政策的大框架,虽然在其第一任初期出现一些偏差,但第二次调整后的台海政策已回到“双轨偏中间”的位置。由于美国对台湾问题的介入,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今后布什政府对台海问题还会采用何种政策立场,对两岸关系影响重大。现就上述问题提出陋见如下。

   

  一、    布什政府执政初期对台海政策的调整

      在中美建交20多年时间里,美国历届政府对台海政策有其一定的延续性。布什政府执政之初的台海政策有继承也有变化,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再续用对台“三不政策”。早在布什参加总统竞选期间,他即批评克林顿总统的台海政策,认为对中国大陆过于迁就,并反对克林顿的对台“三不政策”(即: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1)。布什上台后不久,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包润石在319日的一次例行简报会上,暗示布什政府今后不会重申对台“三不政策”。随后,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副助理国务卿张戴佑在卸任前夕亦对台湾媒体表示,美国“不再公开陈述三不”(2)。显示出在布什上台后,台湾当局通过各种管道向美国游说,要求美国“不再提三不”、“起码不要再公开陈述三不”的努力已经奏效。因此,台湾方面认为已“开始看到一些成果”(3),台湾前“外长”田弘茂在2002年初的FAPA年会上就公开称,美国政府已承诺不再对台提“三不政策”(4)。这些情况表明,在布什政府执政初期就已经搁置克林顿的对台“三不政策”。

  (二)改变对两岸的战略。自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对台海两岸采用“模糊战略”,即美国不就台海假设事态发展表达明确立场,以避免两岸双方误判形势,保持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灵活性。但布什上台后,对已往美国政府采用的对两岸的“模糊战略”试图进行调整。由于布什政府在对外政策上强调政策目标的确定性,即对于触及美国国家利益问题的立场不能模糊不清,因此布什刚上台,他的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美国主张台海维持现状,但美国台海政策“不再暧昧”,“美国对两岸问题不同意任何一方改变现状,若有一方试图改变,美国绝对会介入”(5)。布什政府上台初期的种种言论表明,其对台海的战略逐渐“清晰化”,主张运用所谓的“双吓阻”战略,即一方面要求中国大陆不能对台动武,另一方面告诉台湾不能走向“独立”。但从侧重点看,布什政府在强调台湾不挑衅大陆的前提下,改采有条件支持台湾的策略,以维持所谓的“台湾不独、大陆不武”的现状。

  (三)加大对台军售、强化美台军事关系。在布什政府“战略清晰”下,对台海问题似乎更强调“台海军事平衡”,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扩大对台军事支持进行的。2001424日,布什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等媒体采访时称如果台湾遭受中国大陆攻击,美国有义务“协防台湾”,并“尽其所能防卫台湾”此言即招致中国外交部的严正抗议(6)。对此,布什在其后的讲话中虽作了修正,但在行动上加大了对台军售,甚至加强与台湾的“实质军事关系”。在布什执政初期,从总统布什到国务卿鲍威尔、美国国防部官员及军方高层人士,曾多次强调“美国有义务满足台湾的正当防卫需求”。因此,美国对台军售步伐明显加快,如同意向台出售4艘“基德级”导弹驱逐舰、8艘柴油动力潜艇、12P3C反潜机等先进武器装备。另一方面,美国从提高台湾使用所购武器的能力入手,提升美台军事合作与交流层次,如对台湾军队作战能力进行评估,帮助台湾提升三军作战能力等等。凡此种种,实际上强化了以美国为主导的美台军事关系。

   

  二、    布什政府台海政策变化的背景

  布什是以相当微弱的多数票上台执政的,为表明其有能力领导美国,在内外政策上更需要表现其强势作风,这也许是布什政府在上台初期即对台海政策做出某些偏向台湾的调整的主观原因。但从其它方面讲,布什政府在台海政策上的变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变化

  小布什受到共和党前总统里根和其父老布什的影响较大,冷战反共意识较强。早在竞选总统期间,布什就大力批评克林顿总统对中国太软弱。上台后,布什组成的新政府以保守著称,秉持共和党保守派的理念,以“进攻性的现实主义”处理对外关系。200141日,中美发生撞机事件。在处理这一事件问题上,布什政府的强硬态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其对外政策的取向。尽管911日美国发生世贸大楼被撞事件,但美国的强硬对外政策并未得到修正,相反在101日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有所反映。这篇报告列举了美国的主要威胁有三个方面,即美国本土遭到袭击的危险增加、一些地区强国对美国的威胁以及发端于亚洲、非洲和西半球的许多弱国和“不成功的国家”的挑战威胁。针对这三种“日益增多”的威胁,布什政府相应调整了美国的国防政策目标,其中包括:通过威吓,遏止有损于美国利益的威胁和恫吓;威吓遏止一旦失灵,美国将运用一切可能手段,“坚决战胜任何敌人”7。与克林顿政府时期相比,布什政府的新战略增加了与美国利益攸关的地区,除了欧洲、东北亚和中东地区,增加了东亚沿海和西南亚地区。可见,布什政府对国际事务的干预范围更广泛,采用的手段更强硬。正是在这种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指导下,布什政府也试图加强它同台湾的关系。

  (二)布什政府单边主义进一步发展

  冷战结束后,美国独霸世界雄心日趋强烈,单边主义逐渐抬头;而布什主政白宫以来,这一倾向更加明显。布什政府还将共和党的保守主义特点进一步发挥,仅在上台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布什政府指责中国违反联合国的制裁规定;轰炸巴格达;不顾俄、中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的反对,宣称要继续推动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告知朝鲜,称近期内美国不打算恢复导弹问题的谈判,等等。此外,布什政府还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相继退出或拒绝执行一些条约或协定,如退出《京都议定书》(20014月)、《反弹道导弹条约》(200112月)、《禁止地雷公约》,拒绝执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20017月)。在对中国的态度上,布什政府一度趋于强硬,认为中国的崛起是21世纪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把克林顿政府视中国为“战略合作伙伴”,改为“战略竞争对手”。同时,布什政府不顾中国的反对,加强与台湾的关系,包括向台出售数十亿美元的先进武器,允许陈水扁过境美国等。在遭受“九·一一攻击”后,美国一方面要求中国对其反恐行动予以合作;另一方面则明确表示“不因反恐怖战争牺牲台湾”,认为美国的立场十分清楚,就是要把反恐行动与台湾问题“继续明确区隔”(8)。因此在台湾政策上,布什政府也采取了我行我素的作风。

  (三)美国国家利益与意识型态的双重影响

  美国对外政策首先是服从于它的国家利益,在美国的对外活动中意识型态方面的考虑亦从属于国家利益。美国从国家利益出发,在台海政策上以“台湾与大陆分离而不独立”为目标,这种政策目标使支持“台独”的人士有机可乘。美国某些人士从意识型态出发,支持“台湾民主化”,一部分是要以台湾作为对中国大陆的“示范”,另一小部分是以支持台湾与大陆分离为起点,公开支持“台湾独立”。不管美国支持台湾的目标为何,任何过于支持台湾的做法,都会助长台湾的“独立”倾向,两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在加大。一旦这种情况发生,美国将或多或少地被卷入这一战争,这是美国政府在其整体国家利益考虑下所不愿看到的。然而,由于布什政府内一部分官员有较强的冷战意识,支持布什参加总统竞选的共和党保守右派亦多少对布什执政有影响。加之台湾2000年“政党轮替”,在台海政策上,布什政府面临美国内部不计后果地要求“支持台湾民主化”的压力。因而在台海问题上,布什政府处于国家利益与意识型态的双重影响之中。

   

  三、布什政府对台海政策的再调整

  由于布什政府上台初期的台海政策偏向台湾,导致陈水扁当局误判为美国的支持是“一张可以随意透支的政治支票”。自20028月初抛出“一边一国论”后,陈水扁当局在“台独”道路上越走越急。面对陈水扁当局日益膨胀的“台独”欲望,以及九·一一事件后,由于美国全球反恐斗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朝核六方会谈等的需要,布什政府不得不再次检讨并修正其台海政策(9)。这次检讨大致始于2002年底,到2004年上半年基本完成评估与修正。美国对台海政策第二次调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双轨偏台”拉回到“双轨平衡”,明确表达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立场,不支持或反对“台湾独立”。早在20025月初,美国副总统切尼对到访的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表示,美国将“不鼓励台独势力的发展”;20031019日,布什总统在泰国与胡锦涛主席会面时重申了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包括美国“不支持台湾走向独立”。同年1117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包润石在国务院简报会中,也重申美国遵守美中三公报,“不支持台独”(10)。此后,美国政府在不少场合表达这一政策立场,对岛内“急独路线”有一定的约束性。20041025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接受媒体访问时,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并表示“台湾不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两岸都应自制,避免任何片面行动,而应寻找机会展开对话,朝向我们看见和平统一的那天”(11)。对此,台湾外交部门负责人陈唐山表示,鲍威尔此说是美国到目前为止最重的一句话

  (二)从“尊重台湾人民意愿”到“尊重两岸人民意愿”,强调和平解决台海分歧,反对片面改变台海现状。2002214日,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在一次简报会上表示,“不希望看到两岸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这是布什政府第一次提到这个问题。20025月底,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在新加坡参加一项研讨会时表示,解决台海问题要“尊重两岸人民的意愿”。众所周知,沃尔福威茨是美国政府内的强硬派人士,他的这一说法已经修正了布什政府上台初期的所谓台海问题的解决要“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的观点。此后,美国官员在一些场合陆续表达“尊重两岸人民意愿”、“不片面改变现状”的意见。随着20038月以后陈水扁“公投制宪”步伐的加快,美国重申“希望不要片面改变现状”的说法的次数增多。尤其是929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包润石逐条念出陈水扁就职时的“四不”承诺(12)。美国国务院于20031119日也发表声明,表示美国反对两岸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20044月间美国方面更是频频就台湾问题发表谈话,表示“台独将致毁灭性后果”,任何改变台湾现状“都必须是和平的,且必须得到双方同意”(13)。

  (三)从“协防台湾”到“台湾自我防卫”,增加售台先进武器,强调台湾“自我防卫”的信心与能力的重要性。美国民众对出兵台湾的意愿一直不高,布什上台以来的几次民调表明,反对出兵台湾的美国民众接近或超过60%2005年初反对者更高达75%14)。另一方面,在九·一一后进行全球反恐斗争的形势下,布什政府不得不对其台海政策进行适度调整,不希望在台湾问题上牵扯太多精力。尽管在强调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台海两岸不片面改变现状、和平解决台海分歧的同时,布什政府仍继续加大对台军售,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布什政府已从“尽其所能防卫台湾”,改为“协助台湾自我防卫”(15)。为获取军火利益,美国劝说台湾加大和加快交付武器装备采购钱款,美国一些官员、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轮番质疑台湾的自卫决心与能力(16),并提出台湾“承受第一击能力”的重要性,公开要求台湾重新调整防卫及军购优先顺序,称“为了维系台海安全,台湾必须投资,而且这种投资非常急迫”(17)。面对美国的批评与质疑,陈水扁当局不断重申“自我防卫的决心”,并对美国开列的军购案照单全收,增加了“国防预算”,用以支付“调整军购顺序”所需的差额。2004年台湾当局居然提出6108亿元新台币的军购案,但该案在台湾“立法院”连遭封杀,对此美国高层官员和国会议员公开向台施压,要求台湾方面尽快通过此案(18)。

   

  四、布什政府台海政策的矛盾性与危险性

  尽管布什政府在台海政策方面作了有益的调整,但出于自身战略利益考虑,在台海战略中运用“双轨政策”和“以台制华”策略并未改变,台海政策仍包含着种种矛盾性与危害性,这些矛盾与危害有时还因布什政府的不当言行而突显出来。

  (一)三个方面的矛盾

  一是言行不一的矛盾。美国某些官员在口头上表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但必须指出的是,“一个中国政策”的执行是以相应的行动来体现的。诚如当年中美建交时,美国承诺与台湾“断交”、“废约”、“撤军”,中美两国才得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布什政府上台后,在台海政策上的言行不一的情况较为突出,一方面声称遵循“一个中国政策” 的立场,另一方面则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加大对台湾的支持力度,企图将台湾问题从美中关系中剥离出去。如此下去,美国政府的“一个中国政策”只会沦为空口白话,并将失信于全体中国人民,中美关系在布什总统执政初期遭受一定的冲击,与布什政府未能较好地履行“一个中国政策”的承诺有关。

  二是“和平解决”与非和平结果的矛盾。布什上台后,对海峡两岸分歧似乎更强调“和平解决”,并企图以相对明确的“双吓阻”战略达到这一目标。然而,布什政府的这一“双吓阻”战略玩过了头,其向台湾当局的偏斜政策引起了反效果,反而与“和平解决”的目标背道而驰。其原因是当前的台湾主政者对中国统一的态度已发生了变化,陈水扁当局不仅不愿与大陆统一,而且还采取各种实际行动强化“台独”目标:在政治上大搞“公投制宪”活动,并订出“台独时间表”,妄图实现“法理台独”;在军事上提出“决战境外”战略,由单纯防卫改为“制敌机先”的“进攻型的防御”;在经济上继续拒绝两岸直接“三通”,干扰两岸经贸交流;在文化教育上以“去中国化”的方式,向台湾青少年灌输“台独意识”。布什政府如果不顾台湾方面的种种变化,在“鼓励台湾民主化”借口下,继续从政治、军事等方面支持台湾,势必将台海局势推向危险的境地,非和平解决的可能性亦会随之增大。

  三是美国国家利益与利益集团间的矛盾。因受制于军火集团,布什政府在对台军售上放松限制,大规模出售先进武器给台湾。而为粉饰美国对台军售的“合理性”与“正当性”,美国某些官员、智囊机构、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竭力夸大“中国的军事威胁”,声称“中国大陆有可能于20052008年对台湾发动奇袭”、中国在2012年后将对台湾采取“征服策略”,中国正部署对台电子点穴封锁,等等(19),这种做法只能使美国国家利益与军火商利益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过去四年来,美国平均每年向台湾出售近20亿美元的军火,其实助长了“台独”的冒险性。这种做法实质上与美国的国防政策目标相违背,早在2001年,美国在其“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表示,美国的国防政策目标即是防止未来的军事竞赛。然而,布什政府为满足美国军火集团利益不断加大对台军售的数量与质量,“台独”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在增加。可以说,这种形势如果继续发展下去终将损害到美国的自身利益。

  (二)两个方面的危害

  一是损害中美关系。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反映出美国自私、短视的特性。美国的短视作为从实质上影响到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立场,危及到中美关系的基础。早在布什上台前夕,陈水扁在会见美国一代表团时提出改善台美关系的三个建议(20)。接着要求布什政府不要续用克林顿的“三不政策”,并在美国对台海政策的“三大支柱”(一个中国、和平解决、两岸对话)之外,增加“第四大支柱”,即两岸问题的解决“需尊重台湾民意”(21)。这一所谓的“新支柱”,其实质隐含了否定美国历届政府所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中国政府和人民始终认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不管美国认同此说法与否,都难以动摇中国人民在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二是向“台独”发出错误信号。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历届政府表示“不介入”两岸谈判问题,主张由两岸人民自行“和平解决”分歧。然而美国又从其自身利益出发,难以做到不介入,美国的某些行动的确鼓励了台湾当局向“台独”目标冒进。台湾方面曾多次表示“目前的台美关系是双方断交以来最好的”(22)。陈水扁于20028月初抛出“一边一国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会得到美国的支持。此后“台独”势力趁机在岛内进一步结集与行动,上演了一出出“台独”活动戏码,制造“台独”重大事变的可能性在逐渐升高。美国不计后果地大量出售先进武器给台湾,容易助长“台独”势头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台湾走向“独立”,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不惜以武力捍卫祖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今年3月中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已经为此做了最好的诠释。

   

  五、美国台海政策走向的几个观察点

  过去四年多来,在基本沿用历届美国政府所形成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布什政府的台海政策做了两次修正,今后布什政府的台海政策走向如何,有几个关键性问题值得观察。

  一是美国政府如何看待“台湾民主化”与“台独”问题?中国大陆并不反对台湾的民主化,但必须清楚地看到,岛内某些人士利用民主化搞“台独”,尤其以“民主化”获取美国等国家支持其“台独”活动的图谋十分明显。台湾当局曾要求布什政府有“第四大支柱”,其理由就是“台湾民主化”。美国政府在适度制约“台独”冒险的同时,仍将继续支持民进党在台湾的执政。陈水扁当局摸准了美国的偏好,将继续利用台湾“宪政改造”等问题,以“民主化之需要”为借口与美国多做沟通,企图以此作为获得美国支持的另一块砝码。问题是在民进党不放弃“台独党纲”、“台独”势力急剧膨胀的形势下,仅仅强调“台湾民主化”是危险的。未来布什政府如果不顾“台独”危害,在“民主化”借口下执意继续强化与台湾的各种关系,将严重影响到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

  二是美台军事关系会走多远?自陈水扁上台后台湾积极调整军队战略构想,2001年初台湾当局即排除“滩岸对决”的部署,代之以积极筹建源头打击力量,建立三军联合作战能力,以瘫痪战取代消耗战。这种具有进攻性的军事战略,需要购进相应的武器装备,为此台湾当局在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上相当活跃,竭力以“自卫”甚至“捍卫民主”为借口,要求美国出售多种先进武器装备。早在2001年陈水扁在委托参加布什总统就职典礼的台湾代表团携带致布什的亲笔函中,即表达了希望美国出售“宙斯盾级”驱逐舰等先进武器给台湾的要求,并展开一系列公关活动。而美国出于政治战略和实际经济利益考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数量向台湾出售各种先进武器装备。另一方面,美日两国联合干涉台海问题的态势亦逐渐显现。美国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后,是否会将台湾纳入TMD系统,一直是人们所观察的一个问题。今年219日,美日两国外长和国防部长在华盛顿举行双边安全咨商委员会会议,会后发表联合声明,把“鼓励台海问题透过对话和平解决”列入两国共同区域战略目标,表明美日已将原本以维护日本安全为主的双边条约的范围扩大,公开将台湾海峡纳入到美日共同安保条约防御范围内。布什政府上台以来,为了提升台湾对抗大陆的作战能力,美国军方积极培训台军将领、指导台军军事演习、协助台湾建立三军指战系统等,双方军事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今后美台军事关系会以何种形式持续下去?是影响两岸关系的重大问题。

  三是布什政府如何面对内部压力的问题。由于美国国内政党政治斗争和利益集团矛盾,布什政府的台海政策必然会受到各方的压力。尤其是台湾当局加大对美国国会的各种游说活动,促使美国国会不时通过各种支持台湾的议案,诸如要求允许陈水扁等台湾高层官员访美、支持台湾加入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进一步扩大对台军售等,甚至有美国国会议员要求政府改变“一个中国的政策”立场(23)。今年来,美国国会对台海问题的干预似乎又趋于活跃,连续推出几个提案向政府施压。2165名众议员共同联署提案,要求美国政府放弃“一个中国政策”,与台湾“恢复外交关系”(24)。针对中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美国参、众两院议员在23月间多次提案干涉,要求美国政府“表达严重关切”(25)。 523日众议院军事委员会通过《二○○六会计年度国防预算授权法案》,要求美国防部放宽限制,准许将领以及副助理部长以上层级人员访台。 3天后,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一小组通过一项修正条款,声称“支持台湾民选领导人自由参访美国,不受限制”(26)。布什政府将如何协调内部矛盾,化解集团利益对其造成的种种压力,形成被各方接受的台海政策,仍有待继续观察。

  凡此种种,今后布什政府台海政策取向如何,很大程度上涉及到美国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是将中国视为威胁和竞争对手?还是作为战略合作者?这关乎美国对外政策是采用现实主义,还是理想主义,抑或两者兼而有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要美国不放弃干涉台海问题的立场,仍然用“双轨政策”走钢丝,利用台湾制约中国大陆,向台湾出售先进的武器装备,谋求其利益的最大化,台海的和平稳定就难以真正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1326日,美国和平研究所调研部主任帕特里克·克罗宁、项目负责人埃米莉·梅茨合写的《布什没有形成全面的对华政策,危险!》。

  (2)   台湾《联合报》200179日,《三不“不再提”与“一再提”的吊诡》。

  (3)   台湾《中国时报》2001324日,《美台关系回升现转机?》

  (4)   台湾《自由时报》2002114日,《田弘茂:美不阻止我入联合国》。

  (5)   日本NHK驻华盛顿记者2001122日对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的采访。

  (6)   《人民日报》2001427日,《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

  (7)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Defense Depart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September 30th, 2001.

  (8)   20011015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向新闻界谈布什大陆之行时作如是说。

  (9)   台湾《联合报》20031027日,《美展开新一轮对台政策检讨》。

  (10) 台湾《中央日报》20031119日,《北京:台独公投台海推向危险  华府:不支持台独  盼两岸自制》。

  (11) 台湾“中央社”20041026日电讯。

  (12) 台湾《联合晚报》20031120日,《台北竞飙新宪 美急踩煞车》。

  (13) 刘国奋:《美国近来就台湾问题发表谈话的意涵》, 参见中国网:nese/2004/may/559051/.htm

  (14) 2001611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和外交关系协会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有64%美国民众反对“协防台湾”;200210月这项调查结果为58%20049月公布的调查表明,反对者占61%2005113日美国“百人会”在香港公布民调结果,高达75%的民众反对“出兵协防台湾”。

  (15)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于2002214日在华盛顿表示,根据“与台湾关系法”,美国“有义务协助台湾自我防卫”,参见台湾《工商时报》2002216日,《莱斯:布希访北京不影响美对台政策》;同年311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发表晚餐演说,承诺“美国会在中国继续扩充武力的情形下,协助台湾自我防卫”,参见台湾《自由时报》2002313日,《美将持续助台自我防卫》。

  (16) 2002年年中开始,美国专家、政府官员频频质疑台湾,“到底有无能力与决心自我防卫?” 参见台湾《自由时报》2002728日,《“台湾无斗志” 美友台人士失望》。

  (17) 台湾《联合报》2003731日,《台湾防卫脆弱 美深切忧虑》;台湾《中国时报》2003216日,《美重申尽力协助台湾自我防卫》;台湾《联合报》2005530日,《美方评估台海若开战我空军顶多撑两天》。

  (18) 台湾《中央日报》2004106日,《五角大厦副手出马软硬兼施促军购》。

  (19) 台湾《联合报》2003731日,《台湾防卫脆弱 美深切忧虑》;台湾《联合报》20041223日,《兰德报告2012年中共将“征服”台湾》;台湾《中央日报》20041117日,《美官员:中共部署对台电子点穴封锁》。

  (20) 台湾《工商时报》2000127日,《陈水扁:美应避谈三不  否则应增为四不》。

  (21)   台湾《工商时报》20001226日,《8目标  官员赴美说明  由大陆事务主管出马  1月下旬成行》。

  (22) 陈水扁2002518日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专访时称,“目前是(台)历年来对美关系最好的时期”。

  (23) “House member calls for U.S. to abolish 'one China' policy”, http://www.etaiwannews.com/Taiwan/2002/11/21/1037840960.htm

  (24) 台湾《联合报》2005218日,《美议员提案要求和台湾复交》。

  (25) 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海德的提案于2005316日通过,其中称“台湾前途必须和平解决,并应得到台湾人民同意”。

  (26) 台湾《自由时报》2005528日,《美众院通过支持台湾总统访美》。

                                                            

  (本文发表在《台湾研究》20053期)